你听说过孟加拉赤金吗?它金灿灿的外表和远低于黄金的价格让人心动不已。但珠宝专家们急得直拍桌子:这根本不是真黄金,而是精心设计的骗局!
走进珠宝市场,那些闪亮的“孟加拉赤金”首饰确实让人挪不开眼。它们的标价往往只有黄金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,不少商家还吹嘘这是“进口黄金”。但当你用放大镜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猫腻——真黄金的首饰内侧刻着清晰的纯度标记,比如“999”或“18K”,而孟加拉赤金要么光溜溜的没有任何标记,要么就是印着模糊不清的图案。
这些所谓赤金的成分经专业检测现了原形。黄金是元素周期表上堂堂正正的79号元素Au,而孟加拉赤金的主要成分是廉价的铜和锌。有消费者把买到的孟加拉赤金手镯送去检测,结果显示含铜量高达85%,锌占12%,金含量还不到0.1%!这种合金的成本每克只要几块钱,却被当作黄金卖到几百元。
把真黄金和孟加拉赤金放在一起对比,差别立即显现。真黄金散发着温暖柔和的黄光,像午后的阳光;而孟加拉赤金总带着点暗红的色调,在光线照射下还会泛出刺眼的金属反光。更明显的是手感差异,黄金柔软到能用指甲划出痕迹,孟加拉赤金却硬邦邦的像块铁片。
最近珠宝鉴定所接到不少投诉,都是买了孟加拉赤金后悔的消费者。有位女士花两万块买了条“赤金项链”,戴了半个月就开始皮肤过敏。检测发现项链表面涂层脱落后,里面的铜锌合金直接接触皮肤引发了炎症。更气人的是商家早已跑路,维权都找不到人。
在旅游景区的小店铺里,这种骗局最猖獗。导购会神秘兮兮地说“这是走私黄金,所以便宜”,还装模作样地出示伪造的“进口证书”。有记者暗访发现,这些证书上的检测机构根本不存在,联系电话也都是空号。等游客回家发现上当,早就过了退货期限。
专家教了几招简单的鉴别方法。最直观的是颜色对比法:把可疑饰品放在真黄金旁边,真金的黄色纯正饱满,仿品则像褪了色。还可以用磁铁测试,真黄金对磁铁毫无反应,而含铁的仿品会被吸住。不过最靠谱的还是找正规检测机构做密度检测,真黄金每立方厘米重19.3克,仿品连一半都不到。
市场上还流传着各种土法鉴定,比如用火烧或者酸液测试。但这些方法都不靠谱,火烧可能破坏首饰,酸液测试则需要专业知识。更可怕的是,现在有些高仿品连密度都做了手脚,往合金里掺重金属提高分量,普通仪器都测不出来。
珠宝协会最近公布了消费警示,特别点名孟加拉赤金。他们统计发现,这类投诉每年增长35%,主要受害群体是中老年人。骗子们最爱打着“祖传金饰”“海关罚没”的幌子,利用老年人节俭的心理设套。有子女发现父母买回所谓的“赤金元宝”,拿去一检测全是镀铜的锌块。
工商部门查处过几个造假窝点,查获的原料令人咋舌。在一个作坊里,查获的“金粉”实际是铜粉混合黄色颜料,模具里还沾着没清理干净的电镀液。这些黑作坊用工业氰化物做电镀溶液,工人连防护面具都不戴,生产环境触目惊心。
真黄金首饰必须打上钢印标记,这是国家强制规定。购买时找不到“足金999”“18K”这类标识的,基本可以断定有问题。但有些商家很狡猾,给仿品刻上“孟金”“赤金”等模糊字样,让消费者误以为是某种特殊黄金。实际上,正规珠宝分类里根本没有这些品类。
如果你已经买到疑似假货,维权要趁早。立即带着发票去专业机构做鉴定,拿到检测报告后找商家退货。要是商家耍赖,直接向12315投诉并提供检测证据。千万别听信“戴久了就变真金”的鬼话,合金永远不会变成黄金。
金银回收点的工作人员最有发言权,他们天天和各种“金饰”打交道。有回收员透露,每月都能遇到几个拿着孟加拉赤金来兑现的顾客,最后都是气呼呼地离开。这些仿品在回收秤上连真黄金十分之一的价值都没有,有些直接按废金属处理。
珠宝设计师也吐槽这种劣质材料。真黄金可以拉成头发丝般的金线,打造出精致镂空花纹;而孟加拉赤金一敲就裂,只能做成粗笨的款式。更糟的是,镀层脱落后露出的铜绿会把衣服领口染成绿色,送去干洗店都处理不掉。
有些直播平台在卖货时玩文字游戏,把“金色合金”说成“赤金”。主播一边喊着“捡漏价”,一边用灯光把饰品照得金光闪闪。等消费者收到货,才发现是薄薄一层金粉涂在金属表面,戴几天就掉色露底。
真黄金之所以贵重,不仅因为美丽,更在于它永不褪色的特性。考古出土的汉代金器至今依然熠熠生辉,而孟加拉赤金戴上半年就会变得灰头土脸。这种合金遇到汗液就会发生氧化,时间久了表面全是斑斑点点的铜锈。
最近检测机构升级了设备,专门针对新型仿品。他们发现现在的高仿合金里添加了钨等重金属,密度接近真金。但只要用光谱仪一扫,成分表立即现原形——黄金含量还是接近于零。这些升级版仿品成本也不到真金的5%,利润空间大得吓人。
在购买黄金首饰时,务必选择正规珠宝店。要求商家在发票上明确标注材质和成色,最好附带第三方检测证书。记住所有真黄金都有“身份证”,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“特殊黄金”,九成九都是坑人的把戏。
当你看到价格低得离谱的“黄金”时,先摸摸自己的钱包。商家永远比消费者精明,亏本买卖没人会做。金店老板私下透露,真黄金的利润主要来自工费,材料本身都是按国际金价走,不可能有“跳楼价”的黄金。
孟加拉赤金的骗局能屡屡得手,就是抓住人们贪便宜的心理。但天上不会掉馅饼,珠宝行业更没有半价黄金可捡。记住黄金有价,而骗子无耻,捂紧钱袋最实在!
悦来网配资-炒股杠杆股票平台-线下手机股票配资论坛-成都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